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儿科学
(100202)
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总34学分)
(一)学位课程(22学分)
1、公共学位课(6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开课学期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8学时/1学分 |
第一学期 |
自然辩证法 |
18学时/1学分 |
第一学期 |
英语 |
144学时/4学分 |
第一学期 |
2、学位基础课(9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开课学期 |
分子生物学 |
36学时/2学分 |
第一学期 |
临床流行病学 |
54学时/3学分 |
第一学期 |
卫生统计学 |
72学时/4学分 |
第一学期 |
3、学位专业课(7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开课学期 |
临床药理学 |
36学时/2学分 |
第一学期 |
临床免疫学 |
36学时/2学分 |
第一学期 |
临床病理学 (儿外方向选) |
36学时/2学分 |
第一学期 |
临床局部解剖学(儿外方向选) |
36学时/2学分 |
第一学期 |
专业课 |
54学时/3学分 |
第三学期 |
(二)限制性选修课(2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学分 |
开课学期 |
医学文献检索 |
36学时/2学分 |
第一学期 |
(三)临床试轮训与必修环节(10学分)
相关学科(一)轮训 |
2学分 |
相关学科(二)轮训 |
2学分 |
相关学科(三)轮训 |
2学分 |
本学科轮训 |
3学分 |
专业英语 |
1学分 |
二、临床实践
1.时间安排:1~6月,完成学位课程学习。7~12月,完成儿科学中除本专科以外的三个相关专科的轮转(每个专科轮转不少于2个月)。13~32月,定在本专科学习,期间在专业导师小组安排轮转相关科室(2~4月),并有所侧重地加以培养。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33~36月,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2.临床能力训练要求
1)掌握普通儿科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儿科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2)做到全面准确询问病史,认真仔细体格检查,掌握严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正规书写病写,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按三甲医院要求)。
3)熟悉儿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5)比较熟练地掌握儿科常见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6)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包括体外心脏按压术、电除颤、人工呼吸、药物复苏、抗休克治疗。
7)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或独立进行重症监护,包括心脏监护、呼吸监护、给氧等。
8)掌握常用的儿科诊断治疗操作技术,包括吸氧、心电图检查、腰穿、骨髓穿刺、胸膜腔和腹膜腔穿刺等。
9)熟练掌握常见心电图、X线平片,了解B超、心超、脑电图、CT检查适应证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10)掌握儿科相关三级专科特殊检查及治疗方法。
11)掌握各种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确用法。
3.临床实践的管理
儿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由儿科学硕士专业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管理并考核,轮转期间,以直接管病房病人为主,分管5~8张病床,由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或由其指定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具体指导,按各专科要求,完成要求掌握的病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每位研究生轮转期间应同时填写医疗工作记录本,并由指导医师签字。
三、各专业培养要求
具体参照本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阶段的培训要求。